雞肋比象腿 台美紓困對照 令人唏噓
美國3月27日兩院通過
2.2兆美元新冠紓困計畫
規模達年度經濟規模10%
遠超金融海嘯7千億美元刺激計畫
方案內容如下:
補助遭重擊企業5000億美元
補貼因肺炎受衝擊家庭5000億美元
中小企業貸款3500億美元
失業援助2500億美元
補助醫療及公衛體系1000億美元
開發疫苗購買重要物資
支援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局等等
幾乎都是實實在在的救濟
貸款3500億元部分僅佔16%
我國3月31日行政院最新方案
據說 紓困規模達1兆元新台幣
將占我國年度經濟生產5%
除原列600億元和移緩濟急400億元
將增列移緩濟急1000億元
央行、郵儲、公營行庫增融資7千億元
再追加特別預算1000億元
只是我們「紓困規模」表面好看
實際上…難堪比較
「移緩濟急」指未來預算提前使用
時間拉長並無額外增加
行庫郵儲等融資增加
占紓困規模70% 遠高於美國(16%)
但這可是要還 非免費使用耶
再說 沒生意下 企業貸款幹嘛?
真正增加的紓困…
應只有追加特別預算1000億元
加原來600億元 共1600億元
占去年經濟生產19兆元的0.8%
這種雞肋 可以解決問題?
紓困 是針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
不是要對抗 疫疾本身
故台灣本身疫疾 雖沒美國嚴重
但經濟受衝擊程度 可能超越美國
因為 世界各國經濟衝擊都會反映到
對我國製造業出口日益減少
加上服務業大量停擺
造成後果 絕對是斷崖式崩跌
台灣抗疫比較成功 是因為超前部署
但對付經濟病毒 若沒有超前部署
到時候將事倍功半 執政黨再會選舉
可能也要一敗塗地
用0.8%的紓困規模 來解決問題
對庶民百姓 何其嚴苛
紓困用的錢都是百姓自己的錢
為何像是在向政府要飯求恩典一般
其魄力和果斷 完全不同於
在部會增加政治職缺
在智庫編副首長
將兼任董事長改為專任
由機構負責全薪 座車和居住
安插選舉功臣 的那種效率和豪邁啊
果然是個 「會做事內閣」
厲害了 我的國!